邵阳市北塔区:小蓝莓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
2025-07-24 09:31:5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刘绮梦 | 作者:吴思成 罗俊杰 刘绮梦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12

在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镇望城坡村,300亩蓝莓基地的紫蓝浆果挂满枝头,这些凝聚着党建力量的“小蓝果”,正成为带动乡村增收、激活振兴动能的“金钥匙”。从零散农田到产业集群,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,党建引领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动力。

组织聚力:破解土地整合难题,搭建产业发展基石

望城坡村的蓝莓产业起步于“土地突围”。此前,该村土地零散种植玉米,经济效益低下。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支“两委”党员干部,逐户走访农家院,用“土地流转租金+务工薪金+分红股金”的“三金模式”说服村民,将碎片化田块整合为300亩连片产业带,为规模化种植扫清障碍。

“党员干部先带头,村民才会跟着干。”村党支部书记说,在土地流转过程中,60岁的党员邓大妈率先签订流转协议,动员周边农户参与,成为产业带建设的“排头兵”。如今,这片由党员干部牵头整合的土地,已成为邵阳市城区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,种植着奥尼尔、密斯提、莱克西三个优质品种。

村民采摘蓝莓(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)

先锋赋能:技术攻坚+示范带动,筑牢产业发展根基

产业要提质,技术是关键。镇党委牵头组建“先锋技术帮帮团”,26次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授课,农技骨干党员老李带头推广水肥一体化设备,让滴灌管如毛细血管般精准滋养每株蓝莓。“种苗从云南农科院引进,全程用有机肥替代化肥,党员示范田的果实比普通品种大15%。”老李指着党员示范岗的成果介绍道。

在蓝莓园里,党员示范岗处处展风采。李大妈等老党员带头扎根采摘一线,青年党员主动学习深加工技术,在果酱熬制、果酒酿造车间发挥骨干作用。“党员干在实处,群众才信得过、跟着上。”村支委委员说,目前基地已有23名党员参与产业各环节,带动50余户农户稳定就业。

基地产出的蓝莓酒(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)

党群联动:三产融合拓新路,共享发展红利

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生产端,更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。为让蓝莓“走出田间、走进市场”,党员干部带头探索“农文旅”融合路径,其中,北塔区选调生吴思成成为打通“田间到云端”的关键力量。

上午,他拿着相机穿梭在基地各处,镜头里既有老党员王守山修剪枝条的专注,也有分拣车间工人打包鲜果的麻利,这些素材被剪辑成“蓝莓成长记”系列短视频,在本地政务号和短视频平台推送,单条最高播放量突破10万次。

同为选调生的镇党委委员、宣传委员杨澜清介绍道,“我们镇里在发展蓝莓产业的同时,还同步开发文旅产业,做到了‘农文旅’协调发展。”

近年来,陈家桥镇党委深挖“农文旅融合”潜力,推出“桃花节”“蓝莓爱情小镇”“黄桃节”等活动,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“流量密码”。去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,同比增加40%,实现旅游收入约40万元。

党员干部拍摄宣传当地蓝莓产业(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)

薪火相传:红色力量浸润振兴路

在蓝莓基地的田间地头,北塔区党员志愿者常带着孩子们体验采摘,手把手教辨认果实、讲解种植知识。沾满果汁的小手与党员掌心的老茧紧紧相握,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。

志愿者带着孩子们采摘蓝莓(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)

“下一步要硬化周边道路,新增垂钓、民宿等项目。”基地负责人表示,在党组织引领下,这片蓝莓田将继续拓展“红色+绿色”发展路径,让小蓝莓结出更多“致富果”“幸福果”。

近年来,北塔区以党建为引擎,通过党组织搭台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,推动精品水果“采摘经济”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,让“四季瓜果香、月月有增收”的愿景照进现实。


责编:刘绮梦

来源:北塔区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